南部皮影戲正式列入聯合國“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發布時間:2019/07/19 川北舊事 瀏覽次數:882
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通過
南部皮影戲正式列為
聯合國“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鄧太忠同志今天在成都登臺接牌
同時,南部縣文化館正式審定批準為
“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基地”
南部皮影
南部皮影,起源于南部縣馬王鄉,自清代開始流傳,距今已有300余年歷史。其外形、表演、音樂都有很強的川北地方特色。
馬王鄉觀音山村的何應貴在繼承了川陜皮影戲的基礎上,又在材料選擇、皮張厚薄、雕刻制作、屏幕(俗稱亮紙)透明度及皮影人物造型上,都進行了不少改良,傳承發展出獨具特色的“川北何”皮影。
近年來,馬王皮影與地方上加強合作,不僅增加了馬王皮影的傳承人數,同時在劇目上也更豐富,更貼近現實,以適應形勢的變化與受眾的需求,為皮影帶來更多活力。從家族傳承到面向社會的開放性傳承,南部皮影走出了一條非遺傳承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川北何”光耀皮影家族
皮影,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據《漢書·外戚傳》載,漢武帝思念死去的愛妃李夫人,不思飲食。方士李少翁便設帷帳,用燈光將雕刻的李妃造型照在帷帳上,其形象栩栩如生。漢武帝見狀,喜出望外,天天纏著李少翁表演,以寄托自己的思念。漸漸地,這門在宮廷里誕生的技藝,傳到了民間。苦于沒有娛樂活動的人們,似乎是發現了新大陸,從此皮影戲便活躍在神州大地,成為人們最主要的娛樂形式之一。
300年前的清雍正年間,南部馬王鄉觀音山村的何應貴見鄉村文化生活貧乏,而外地的皮影劇團一年半載也難得來演出一場,便萌生了創辦一家皮影社的想法。那時,川北地區已有自己的皮影藝術,但皮影的造型制作比較粗糙,每個造型身高達2尺多,十分笨重,不便表演操作。何應貴聽說陜西渭南的皮影身高只有8寸,輕巧玲瓏,容易操作表演,而且皮影雕刻工藝精致,表演藝術精湛。于是,何應貴帶著干糧,踏上了拜師學藝的漫漫征程。
傳承:從家族起
然而,陜西渭南的皮影藝人并沒有向遠道而來的何應貴敞開藝術的大門。拜師不成,何應貴就悄悄跟著一個皮影班子,裝成普通觀眾,觀看他們的演出。生性聰明的何應貴,在反反復復觀看了幾場陜西渭南皮影藝人的演出后,悟出了許多門道。然后,他購買了一些制作皮影的材料,返回了千里之外的家鄉。沒過多久,何應貴領銜創辦的“興隆皮影班”就在馬王鄉誕生了。
馬王皮影初創時,雖然借鑒了陜西渭南皮影的優點,但并沒有完全走出川北土皮影的藩籬,尤其是在人物造型、景物布局方面比較粗糙,幕后操作常常需要2個以上的攔門師(俗稱走影子的人)配合才能完成,鼓師、樂師等需要4人,如要聘請專職演唱人員的話,整個劇團就需要10多人。規模不可謂不大,但這樣下來演出的成本就相當高了。
為了降低演出成本,減輕雇主的負擔,何應貴決定,脫胎換骨,進行大膽的改革。他從皮影制作開始,在材料選擇、皮張厚薄、雕刻制作、屏幕(俗稱亮紙)透明度等方面進行改良,在皮影人物造型上吸取臉譜、剪紙藝術和渭南燈影的優點。改良后的馬王皮影亮相后,讓觀眾耳目一新,贏得一致好評,前來請他們上門演出的雇主絡繹不絕。很快,馬王皮影的足跡不僅踏遍了附近的山村,還慢慢走出南部,活躍在整個川北地區。馬王皮影在江湖上有了一個金字招牌:“川北何”。自此,從何應貴到何福林,再到何南山,馬王皮影在川北扎下了根,成為皮影大家庭中一顆耀眼的明星。
生于1946年的何正同,11歲時便開始隨同父親何南山的“皮影箱子”學藝。1961年何正同初中畢業后,正式跟著父親何南山學唱皮影戲,皮影成為他謀生的手段,后來他參軍入伍,才中斷了皮影表演。1981年,何南山去世后,何正同正式接過馬王皮影班主的擔子,成為它的第七代傳人。
接過馬王皮影傳人重任的何正同,心里卻絲毫也高興不起來,憂愁與煩惱困擾著他。先是那場“破舊立新”的風暴,讓祖傳下來的皮影劇目被打成“封資修”,除了禁止演出,他家祖傳下來的皮影道具也被沒收銷毀,無法演出了。川北地區許多曾經風風火火的皮影班子,一下子凋零了,煙消云散。馬王皮影也走到了十字路口:是繼續傳承下去,還是封箱息鼓?何正同陷入了迷惘之中。然而,父親臨終時的話總會在他的耳邊響起:兒呀,再難,也要想法把何家祖傳的皮影傳下去喲!
何正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不能讓馬王皮影毀在自己手中。經過一番打聽,何正同發現鄰近的一家皮影班子,準備出售皮影道具。他趕緊帶著現金,來到幾十里外購買回皮影頭像378個,兵卒5堂,影身60件,刀槍劍戟20件,以及其他演出道具。有了這些道具以后,何正同把自己的侄兒何天奎叫來,叔侄倆開始偷偷練習荒蕪多年的皮影技藝。待形勢有了一些轉變,何正同開始帶著自己的皮影社在偏僻的鄉村悄悄演出,滿足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渴求。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何正同決定甩開膀子干起來,將馬王皮影發揚光大,然而電影電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走向偏僻的農村,占領了文化娛樂陣地。面對新的挑戰,與他的祖先不同的是,何正同在學校接受過正規教育,他的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勇氣在奔涌,在澎湃。面對電影電視對傳統藝術的挑戰,何正同開始大刀闊斧地對祖傳皮影進行了一番徹徹底底的改革,想方設法挽留觀眾,留住皮影。
首先是表演上的創新。過去的皮影表演,人們有個形象的叫法:“一窩蜂”。就是說,皮影演出時,攔門、走影要二到三人,音樂(鑼、缽、鼓、胡琴、嗩吶)要三四人,總共要七八人才能演出。何正同在這方面也同樣繼承了父親的經驗,精減表演人員,幾年的努力探索下來,他在皮影演出時只用1人攔門(表演),鑼、缽、鼓、胡琴、嗩吶等全堂樂器也由一個人演奏,演出陣容由過去的七八人一下子變為只需二到三人,形成了“單人攔門演唱,單人演奏樂曲”的格局,塑造了自己的特色。所謂“一口說唱千古事,兩手擺弄百萬兵”便是如此。這種改革既適應了皮影藝人匱乏的實際情況,也起到了降低演出成本的作用,有效地保證了皮影的傳承。同時,何正同還對演出道具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造:他將皮影人物的提弓全固定在背部,使人物軀干和頭部都可以分離,使角色以錯位的方式來增加表演的靈活性、觀賞性。他在置景方面也進行了變化,改變了過去那種固定不變的場景,增加了變換,在視覺上更具沖擊力和觀賞性。
其次是劇目上的創新。過去,馬王皮影主要演出鬼怪、神話一類的故事題材,這樣的題材不僅遠離時代,也缺乏現實教育意義。何正同博采眾長,將川劇等其他劇目中那些適合皮影演出的題材改編過來,他先后將《穆桂英掛帥》《十五貫》《武松打虎》《鍘美案》《逼上梁山》《八件衣》《譚記兒》等30多個川劇劇目移植到皮影戲中,使馬王皮影演出的劇目一下子增加到200多個。同時,何正同還自己動手,根據生活中發生的一些故事,創作出新的劇目。如他創作的《春林借妻》一劇:忠厚老實的書生李春林,在妻子死后,為了安慰自己的岳父,便請求表嫂張桂英冒充自己的妻子回娘家。不想,他的這個荒唐舉措,竟然讓孀居的表嫂愛上了自己。何正同在演出中充分利用皮影的“點、搖、抖、揉、擺、俯、仰、躬、坐、站、走、踢、翹”等表演技巧,把一人有心,一人無意,一個親熱無比,一個惶恐不安的內心活動刻畫得惟妙惟肖。這出劇目由于貼近生活,受到群眾的喜愛,成為何正同每次必演的保留節目;此劇后來還被收入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川北皮影》一書。
再就是傳承上的創新。過去,馬王皮影都奉行“傳內不傳外,傳子不傳女,傳長不傳幼”的門規。社會和形勢的發展讓何正同深深感覺到,如果恪守這樣的規矩,馬王皮影很難永遠傳承下去。他打破陋習,不但教自己的兒子、侄子學習皮影表演,還鼓勵自己的兒媳婦也學習皮影,讓皮影首先在自己家族中得到“普及”。何正同兒媳掌握了皮影表演藝術,受邀與丈夫何華平一道,先后在重慶磁器口、武隆縣仙女山風景區表演,成為馬王皮影創建三百年來的首個女性表演者。此后,何正同又在縣文化館的支持下,與學校聯合開辦皮影培訓班,讓更多的人了解皮影藝術,學習皮影藝術。幾年來,先后在馬王小學等多所學校培養了皮影愛好者數百名,這些后來者成為古老皮影藝術的知音和傳播者。
發展:從家族到社會
改革與創新讓馬王皮影走出了困境,煥發了新的異彩,得到廣泛的認可與好評。1989年4月,何正同應四川大學博物館的邀請,為英國、丹麥、俄羅斯、法國等國家的專家、學者演出皮影戲,他一人操縱幾十個皮影,又演又唱,表演的人物生動細膩、剛柔相濟、栩栩如生,連皮影中人物喘息的聲音語態都逼真動人,技藝十分精湛。為他伴奏的樂師是他的侄子何天奎,他一人同時操作小鼓、堂鼓、鑼、缽、镲等打擊樂器,還要拉胡琴、吹嗩吶,可算是世界上人數最少的伴奏樂隊,令外賓們贊嘆不已。
何正同皮影班還參加了成都國際熊貓電視藝術節、中國首屆長江民間工藝藝術節(重慶)的演出,受到中外專家和觀眾的好評,德國漢學家奈·西蒙博士高度評價說:“南充的皮影戲和唐山豐潤縣農民皮影戲是中國最好的皮影戲。”1995年6月,德國漢堡皮影劇團團長托梅·露易斯女士不遠萬里,慕名專程來南部觀看何家皮影戲,看后她激動地說:“我回國后可以向人們宣告,皮影在中國確實還存在,并且南部縣馬王皮影的表演技藝最精湛。”
2008年春節,62歲的何正同讓重病折磨得寢食難安,但一個從縣文化館打來的電話讓他一下子興奮了起來。他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一字一句地說:我們何家老祖宗辛辛苦苦創辦的馬王皮影,正式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了!“這下,我可以放心地走了。你們,千萬要把這祖傳的技藝傳下去喲!”這番叮囑過后的當年8月,為馬王皮影的重新崛起付出畢生心血的何正同溘然長逝。
何正同后的馬王皮影還能夠再續輝煌嗎?負責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的縣文化館有關人員開始與馬王皮影第八代傳人、何正同的兒子何華平聯系,希望馬王皮影能繼續發展下去,同時希望皮影傳承上能從單一的家傳藝術,轉化為家族傳承與社會傳承相結合的復合模式,從而將這項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推向新高,長足發展。
何華平也意識到僅限于家族傳承,在現在這個日益變化的時代,傳統的皮影藝術其實是很難得到發展的,應該有所變化。于是,一種新的傳承方式出現了:縣文化館專業干部何中平與何華平、何天奎一道,擔負起傳承馬王皮影的重任。同時,在馬王皮影何家班子的基礎上,縣文化館也創辦了一家皮影劇團,兩者結合,共同擔負起對傳統皮影的繼承弘揚。這樣,以何華平為傳承人的馬王皮影長期駐扎在重慶等地的風景區,為觀眾演出的同時也能在經濟上有一定的收獲;文化館籌組的馬王皮影劇團則經常參加縣上的大型活動,為推介宣傳南部縣貢獻力量。二者的結合,讓馬王皮影的根扎得更深,枝葉更加茂盛。
新的傳承模式,不僅增加了馬王皮影的傳承人數,讓這門古老的藝術有更多的人知曉;同時,也讓馬王皮影的劇目更豐富,更貼近現實,適應變化的形勢與受眾的需求,為皮影帶來更多活力與新鮮內容。
這些年來,在保留馬王皮影原有劇目的基礎上,為了滿足當下觀眾的審美需求、知識需求,以及弘揚本土文化的需要,縣文化館又組織人員創作了新的劇目。其中,最有特色的,當數《陳母教子》與《賣油翁》這兩出劇目。
北宋時期,南部縣出現了“一門兩狀元三進士”的家族,尤其是陳堯咨的故事家喻戶曉。縣文化館根據歷史真實故事,創作了記述陳堯咨射箭和賣油翁酌油故事的皮影戲《賣油翁》,劇目受到觀眾的歡迎。接著,他們又創作出《陳母教子》的皮影戲:在十來分鐘的時間里,皮影講述了北宋年間,高中狀元的陳堯咨在路過綿州時接受賄賂,回家后被母親馮氏嚴厲杖責的故事。這出戲的現實教育意義,讓它成為四川省第三屆曲藝雜技木偶皮影比賽中,唯一入選的皮影戲劇目,得到專家與觀眾的好評。從家族傳承到社會傳承,南部皮影走出了一條非遺傳承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弘揚發展了優秀的傳統文化。
圖片文字來源:微南部
The-end